|
|
來源:川觀新聞 | 瀏覽量: | 【字體:大 中 小】 | 分享到: |
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明確了戰略指引。5月27日至30日,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提出深化川渝合作示范區建設、聚力抓好川渝高水平合作的重點領域、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實現路徑。
近日,廣安召開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暨推進區域協同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認真做好落實國家戰略“必答題”,推動廣安融入“雙圈”建設全面提速整體成勢。
作為川渝合作的前沿,廣安如何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近日,川觀新聞記者專訪了廣安市委書記張彤。
川觀新聞記者:此次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對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廣安如何推動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入腦入心?
張彤:在籌備和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的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川視察,充分體現了領袖對四川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四川發展的殷切期望,對四川人民的親切關懷。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是廣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我們將加強宣傳理論闡釋,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的熱潮,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奮斗奮進氛圍。我們將堅定政治自覺,扎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在廣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我們將深學細悟、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一項一項落實、一件一件推進,堅決把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貫穿到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廣安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奮力奪取“雙勝利”。
廣安堅持亮山亮水亮文化,建設山水城相融的美麗廣安。廣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川觀新聞記者: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總牽引。廣安將如何把省委推進“雙圈”戰略的謀劃與正在實施的同城融圈戰略結合起來,抓好川渝合作?
張彤: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領高水平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系統部署,既給我們交了任務,又教了方法。下一步,我們將錨定“深化川渝合作示范區建設”目標任務,堅持“一盤棋、一體化、一條心”理念,聚力抓好川渝高水平合作的重點領域,推動廣安融入“雙圈”建設全面提速、整體成勢。
做實項目支撐。我們將掛圖作戰抓項目,加快推進2022年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項目中廣安主建的7個項目,盡快形成更多有效投資額和實物工程量。加快編制廣安機場可研報告,加快推進西渝高鐵廣安段、廣涪鐵路等項目,提升內聯外暢水平。
俯瞰川渝高竹新區廠房。游青攝
共建發展平臺。我們將重點抓好川渝高竹新區建設,推進合廣長協同發展示范區、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建設,做深做實成都·廣安“雙飛地”生物醫藥產業園,在創新毗鄰合作、園區共建、飛地經濟等新模式上取得更大成效。
協同發展產業。我們將積極對接重慶主導產業,推動裝備制造、綠色化工等產業集群發展,協同發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康養旅游等,建設大華鎣—明月山紅色旅游與綠色康養協同發展區。
共享便捷服務。我們將深入實施“雙圈”便捷生活行動,抓緊落實第三批“川渝通辦”事項,攜手推進生態共保、風險聯防,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川觀新聞記者: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實現路徑。以廣安與重慶渝北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區為例,廣安將如何答好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這道必答題?
張彤: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是黨中央和省委賦予廣安的重大課題。廣安是川渝合作的前沿,高竹新區又是前沿中的前沿,答好這道必答題責無旁貸、義不容辭。下一步,我們將用好高竹新區重要載體,全力打好改革攻堅戰,加快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廣安路徑。具體來說,將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統分結合。堅持經濟活動一體化、社會事務屬地化,全力構建“不破行政隸屬、破除行政壁壘”的跨省域一體化發展制度體系,促進各類生產要素有效流動、優化配置。
扁平管理。實行“領導小組+管委會+國有公司”三級管理架構,創新推行“小管委會+大公司”管理運行模式,扁平化高效推進新區開發建設。
利益共享。堅持“權責對等、成本共擔”,探索建立“存量收益由原行政轄區各自分享,增量收益五五分成”機制辦法,實現共贏共享。
協同服務。制定出臺新區行政權力試運行事項清單,協同發展醫療、教育、養老事業,建好用好稅費、警務、法律服務中心,加快建立川渝異地通辦的政務服務體系。
廣安經開區吉興化纖項目紡絲后紡車間正加緊建設。周琪均攝
川觀新聞記者: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抓發展是第一要務。廣安把抓發展落實到抓項目上,并持續優化投資興業、干事創業“兩個環境”。目前,優化“兩個環境”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接下來還有什么打算?
張彤:今年以來,我們開啟項目攻堅,堅持掛圖作戰抓項目,同時也出臺了推動廣安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和損害營商環境行為責任追究的兩個辦法,就是要持續優化投資興業、干事創業“兩個環境”,增強廣安區域發展競爭力,讓廣大企業家大膽投資廣安、放心扎根廣安。
今年4月,總投資125億元的四川和邦生物項目落戶廣安,從初次洽談到正式簽約僅2個月,這是廣安設地建市以來引進的單個投資體量最大的產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雙甘膦產業化基地。這是廣安發力項目攻堅,優化“兩個環境”的注解。
未來,我們將繼續把優化“兩個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著力將廣安打造為聞者向往、來者依戀、近悅遠來的投資興業福地和干事創業熱土。
聚焦惠企政策抓落地。我們將進一步在解決體制性障礙、克服機制性梗阻、開展政策性創新等方面下功夫,落實廣安市落實國家、省上穩經濟增長政策的配套措施及實施細則,讓政策紅利直達企業、項目,覆蓋廣大市場主體,以“改革之力”增強“發展之勢”。
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中心實現川渝稅費跨省“一網通辦”。王林攝
聚焦政務服務促提升。我們將牢固樹立“店小二”服務理念,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加快推進“安心辦”政務服務團(隊)建設,積極搭建“惠企政策一網通辦”線上服務平臺、構建線下服務機制。
聚焦干部作風強保障。我們將深化干部執行力建設專項行動,持續開展“進千企、解難題、辦實事、促發展”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深入一線真抓實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務保障,以堅強有力的干部執行力推動廣安市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川觀新聞記者 李天銳 鄧涵予 視頻 吳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廣安市人民政府 www.bhavashala.com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網站標識碼: 5116000002
主辦單位: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聯系電話:0826-2343100
蜀ICP備18036616號-1
川公網安備 51160202511682號